海南省東方市八所中學 畢輝容
摘要:在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的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漸漸淡化的形勢下,我們如何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構建一個自己的完整的語法知識體系也就成為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實際上,在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構建語法知識體系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適當的集中語法教學,有重點,有比較的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語法知識,讓他們不斷地在學習中形成自己的語法知識體系。
關鍵詞:集中教學 語法重點 語法比較 自主性學習
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也漸漸被我們教師所忽視。不少教師認為,在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的英語教學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語法知識碰上就教一點,沒有明顯的知識就只要學生多說多讀就行,這就使得學生出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對于初中階段知識少可能還行,但對于高中生來說只能是讓他們感覺霧里看花。
經過觀察和總結,我們不難發現目前高中英語新課程中對語法項目的編排順序不像以前教材中的語法項目那樣有順序性、系統性和針對性。所以,教師在講解語法的時候也是支離破碎的,難成系統。 多數老教師有水平、有經驗。但是由于考試制度的牽制,以及學校的升學壓力,他們長期使用的都是傳統教學法,突然面對全新的教材實在是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只有用傳統教法上新教材,違背了教材編寫的初衷。最終還是導致學生課文學得囫圇吞棗,語法學得支離破碎,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見長進。近幾年剛走上講臺的年輕教師沒有經驗,難以應付新教材內容的多樣化,再加上自身的語法功底不扎實,在使用口語和板書造句時,時常出現語法錯誤,語法教學當然也就無法駕馭,造成的后果和老教師的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的高中生往往會出現語法知識缺乏,英語閱讀水平下降,寫作、翻譯中詞法、句法錯誤多,不妥之處更是比比皆是的現象。 由此可見,語法學習是語言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讓高中學生構建一個英語語法知識體系在我們英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也是必要的。以下是本人在英語教學中就幫助學生構建語法知識體系的幾點看法:
一.學生要構建好語法知識體系,首先要適當集中地進行語法教學。
適當集中的語法教學就是要在集中的一段時間里集中內容、集中一切手段與方法,以集中材料為輔導,創造強化的環境氣氛和條件,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教學活動。這種集中是按語法內容相互間的密切聯系有規律地加以集中的,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集中教學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從縱向集中,就是單項知識點的教學,也是按照句子結構的構成來集中教學。如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名詞性從句等;另一方面是橫向集中,就是多項知識點的教學。不管語法知識是縱向或是橫向集中,我們都可以通過喚醒學生已有知識,引導學生,搭建平臺幫助學生引出新知識。這樣會使得集中語法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以定語從句為例,它是高一階段主要學習的語法,由于這個知識點學生在初中就有接觸過,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效回憶,比如說可以通過幾個很簡單的例句讓學生首先歸納出定語從句的定義:
Eg:(1). The boy star
who/that lives in our cityis .
(2). Our school is the one
which/that lies in the west of Hainan Island.
(3). The book
(which/that) I want to read
is over there.
(4). The person (whom/that) I called just now is your father.
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結論:在復合句中,對主句中某一名詞/代詞起修飾或是限制性作用的句子稱為定語從句.得出定義后,可以立即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定從,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定語從句的連接詞會不同?學生們觀察比較后,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定語從句的先行詞不同,連接詞就不一樣。同時,學生們還會發現(3),(4)中的連接詞可以省略,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提示,從分析句子成分的角度,學生又有了第三個結論:先行詞是人時,連接詞為who, whom, that. 其中who/that 代替先行詞在從句中作主語,不可??;whom/that在從句中作賓語,可以省. (先行詞是物,連接詞which/that,情況類似)。這樣通過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相比較以往教師滿堂講的低成效,現在學生們以原有的知識基礎為鋪墊,通過自己的歸納總結得出了結論,成效高,也使學生在集中語法教學活動中找到了樂趣。高中學生的思考判斷能力已有一定水平,而且大都已具備了接受分析、加工儲備新語法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師應當了解他們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通過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同時在教師適時的幫助下讓學生自行歸納得到新語法知識。
集中語法教學在講究方法的同時,要想學生能在相對短的集中時間里建構自己的語法體系還需要集中有效的材料進行有效的語法訓練,這種訓練也可以從兩方面展開。一方面,我們可以進行單個語法項目的各個突破,讓學生熟練的掌握語法各個元素的使用,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同時,這種集中教學在有利于學生迅速掌握語法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學生要把理論回歸實踐,把它用于聽說讀寫中,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成就感,感到學習的樂趣,而不至于學的乏味以致中途而廢。
二.學生要構建好語法知識體系,還要求在教學中要突出語法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
語法教學中,教師要突出重點,不要平均分配時間和精力。最令中學生頭痛的語法項目可能就是句子結構和動詞用法,在英語當中一定要強調的是一個句子只能有一個謂語。所以學生往往把握不好其的用法。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在這些方面多花時間和精力,精講多練,反復運用。比如說要弄清楚英語句子的結構,我們先要弄清楚組成一個句子的各個組成部分,即句子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補足語和同位語的概念。然后再從簡單句讓學生組建句子,其中也涉及到一些其他語法我們也可以一起處理。最后到復雜句,讓學生感到句子結構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對語法項目要區別分析,區別對待。常用的語法項目要精講多練,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有些項目雖不難理解,但由于受母語的影響難以養成正確的習慣。對這類易懂難用的項目需反復操練,直至形成正確熟練使用的習慣。
三.學生要構建好語法知識體系,還要求在語法教學中要進行必要的比較。
在英語教學中,對一些語法項目進行必要的比較,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動詞不定式與動名詞的用法比較,現在完成時與現在完成進行時的用法比較,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的用法比較等。另外對英語和漢語結構進行比較學習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知道,英語是重形式;而漢語是重意思。所以我們教師會經??吹綄W生中文式英語,他們完全不理會英語語法規則而是一味追求意思表達,結果只能是一團糟。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是兩種不同的語法體系,有相異之處,又有相通之處。而相異之處則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是語言運用中最易犯錯誤之處。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分析教材,對英漢語法體系進行比較,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有效地突破難點,防患于未然。比如說,漢語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句子可以有很多不同詞性的詞充當謂語,而英語就不行,他只能有一個謂語而且只能是動詞才能充當謂語其他就不行,這樣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把握住動詞的用法,他在整個英語語法體系構建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四.學生要構建好語法知識體系,還要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
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這是高中學生要構建自己的語法知識體系必備的一種能力。它并不是傳統上教師直接給學生做解釋,而是引導學生自我構建語法知識體系。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年的初期,跟初中階段比較,在心理,生理上更趨成熟。他們精力充沛,求知欲強烈,記憶清晰,觀察水平不斷提高。能夠初步地獨立發現事物的本質及各個主要細節,發現事物的因果關系。并且具有初步歸納演繹重點知識,通過現象抓住問題本質的能力。歸納法是指從實踐到理論的過程。在語法教學實踐中經常使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習人教版必修3的情態動詞must和hashave to ,時,就可以使用此法讓學生知曉其內在區別。比如,我與一個同學進行了對話,并引導他們進行轉述。 T: (to S1) You must finish your homework. S1: I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教師與學生進行了以上對話后,引導各小組討論以上語境中的情態動詞,最后讓他們自行歸納并得出結論:對話中的must表示上級對下級的一種權威;have to表示來自外部的壓力.經過這樣的比較歸納,學生對這些情態動詞的運用就得心應手了??傊?,在總結語法規則時,不能操之過急,應該讓學生先實踐,然后討論發掘,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另外,還可以利用演繹法,即從理論到實踐。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先講解某個語法點的概念, 列出語法規則 ,再讓學生自主地運用。比如說,主謂一致語法講解時,演繹法就較為簡捷省力、省時 ,學生易于接受,可是也有不足之處,容易忽視學生的興趣 ,出現填鴨式教學,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傊?,在學生學習語法的過程中,可根據語法點的難易程度讓學生交叉使用歸納法和演繹法。比如 ,在進行簡單語法教學時可采用歸納法,在進行較難的語法教學時可采用演繹法。只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法,這樣對于他們構成一個完整的高中語法知識體系就輕車熟路了。
總而言之,不論采用何種方式都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規律。以上只是我在語法教學中所實踐的幾種方法,在以后的教學道路上,我將繼續探索,讓學生更好的把握英語語法知識體系。(2)《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總目標》
《高中英語語法-“be to do”的用法》由出國留學我精心為您學習英語準備.liuxue86.com。本內容整理時間為05月12日,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
?be to do?的用法
一般說來,?be to do? 這個結構有兩種語法意義,其一是連系動詞be+動詞不定式做表語,其二是be to是一個獨立詞匯單位,具有情態含義,可以把它叫做情態習語(modal idiom)。
一、be +動詞不定式,不定式做表語,表示主語和表語在概念上是等同的。如:
The problem is to find a solution.
His plan is to clean the room.
My wish is to be a doctor.
二、be to +動詞不定式中的be to用作情態習語,這時的be to do表示: ?計劃?、?安排?、?義務?、?應該?、?可能?、?命運?等。(have to,ought to)。如:
He is to have a holiday. (表示將來)
The committee is to meet today. (表示計劃、安排)
You are to go to the hotel where rooms have already been booked for you.
1. 表示 ?將?、?計劃?、?安排?。(意思接近于be going to) 如:
Their daughter is to get married soon.
Who is to question him?
It was the last film at the cinema,which was to close next day.
After dinner they were to go to a movie.
was/ were to do 表示過去曾經計劃要做的事,或者過去應當做的事,而且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已經實現了。如:
I felt nervous because I was soon to leave home for the first time.
I was to play Juliet.
The expedition was to start in a week?s time.
was/ were to have done,表示 ?本打算?、?本計劃?或?本應當? 做的事而沒有做成或沒有發生。如:
I was to have seen him last Wednesday,but he didn?t come.
We were to have been married last year.
2. 表示 ?義務?、?應該? .(意思接近于should,must,ought to,have to) 如:
No one is to leave the building. 誰也不得離開這樓房。
You are not to smoke in this room.=You are not supposed to smoke in this room.
You are to be back by 10 o?clock. 你必須十點以前回來。
3. 表示可能性,相當于can,may 如:
Such books are to be found in the library. 這樣的書在圖書館里就能找到。
Not a single sound was to be heard. 一點兒聲音也聽不到。
Not a soul was to be seen. 看不到一個人影。
She was nowhere to be found. 哪兒也找不到她。
She was never to see his wife and family again.
5. 表示 ?命運?,將來必然要發生的事,譯作 ?注定??。如:
He came to power,but he was to play dearly for it: soon he was assassinated.
The worst is still to come.
They said goodbye,little knowing they were never to meet again.
6. 用于?if?were to do?,表示虛擬語氣。如:
If it were to rain tomorrow,the sports meeting would be put off. 如果明天下雨,運動會就會延期。
Exercises:
1.This film _____ this Sunday.
A. is going to show B. is showing C. is to be show D. will have been show
2.The students were told that they ____ at the school gate at 2:00 the following afternoon.
A. met B. will meet C. were to meet D. were met
3. The house ______ ready today but as there has been a builders? strike it is still only half finished.
A. is B. was to be C. was D. was to have been
4.In such dry weather,the flowers will have to be watered if they _________.
A. have survived B. are to survive C. would survive D. will survive
5.How _______ I ______ what has become of him?
A. am; to know B. am; knowing C. was; to know D. will; know
6. ______ he ________ tomorrow,I would go to meet him at the station.
A. Were; to come B. Was; coming C. Did; come D. Would; come
中學英語教學資源網 《高中英語語法-“be to do”的用法》由出國留學我精心為您學習英語準備.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