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自己查啊
眾所周知,中國動漫很早就誕生了。早在
1926
年,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
寰創作了第一部動畫短片《大鬧畫室》
,標志著中國動畫**的開始。也正因此,他們萬氏兄弟被稱
為中國動畫**的創始人。
1935
年,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問世。
1941
年,受到美國動
畫《白雪公主》的影響,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鐵扇公主》出世,在世界的**史上,這是繼美國
《白雪公主》
《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之后第四部大型動畫,這也標志著中國當時的動畫水平
接近世界的領先水平。
于此同時,
日本的動漫在這段時期處于戰前草創期,
日本動漫的戰前草創期開始于
1917
年日本
第一部動漫的誕生,結束于
1945
年日本戰敗,在此期間,動畫的制作水平還是相對比較低的,但是
由于其軍國主義的影響,他的戰斗場面的制作有一定的發展。不過在這段時期,日本引進了一些國
外的動畫,中國的《鐵扇公主》也在其中,日本動漫之神、日本動漫之父手冢治蟲看到之后,深受
震撼。后來由此創作了許許多多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像:
《鐵臂阿童木》
、
《森林大帝》
、
《火鳥
2772
》等等。
中國動畫與日本動畫在很多方面有著不一樣的地方。首先這個不同之處在于它們的風格不同,
有時甚至是迥然相異。國產動畫片將它們的觀看對象限定在小學生,從而忽視了高中生、大學生和
成年人對動畫的需求,沒有注意到這個巨大的市場,其實我們的高中生、大學生、成年人和小學生
一樣熱衷于動畫,
一樣喜歡欣賞那優美的動畫片。
正是由于這個國產動畫片將受眾定位為
14
歲以下
的少兒,因此動畫片的風格明顯趨向于低齡化。如《藍貓淘氣
3000
問》
,其中的角色全部都是天真,
嬌氣,善良的性格;而其中的劇情則多是以冒險為主,從而營造了一個童話式的美好世界。而日本
動漫則不是這樣。它們更多的把觀眾定位為
35
歲以下的人群,有時甚至是全部人群。因此與中國動
畫片有著在風格上明顯的區別。這個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日本動畫片比中國動畫
片更加貼近真實生活,更加能反應真實情感。即使是像《火影忍者》這樣的劇情完全脫離現實的魔
幻類作品,其中的人物所表現的種種善惡都是能反應真實的人性的,在這部動畫片中,其中的人物
沒有絕對的善惡,每一個角色都是現實的矛盾體;二是唯美與幽默這兩種能夠被所有年齡的人接受
的風格并存,比方說在《灌籃高手》這部動畫片中,我們常??梢钥吹揭恍┯哪目鋸埖那楣?,同
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海岸與城市,月色與星空,天空與飛鳥這樣的唯美畫面,使我們這些看動畫片的
人有一種美的享受,所以在少兒時期,我很喜歡看這部動畫片,只要每到播放這部動畫片的時候,
我就一定會在電視機前面,有時候還會吸引在一旁的爸媽。這部動畫片可以說對我,對我們那些同
齡人很具有吸引力。
其次在題材上日本動漫和中國動畫片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我們的國產動畫片的題材通常集中
在傳統的神話傳說上面,像一些《大鬧天宮》
、
《哪吒鬧?!?/p>
、
《寶蓮燈》等等國產動畫片都是來自于
民間傳說或者是神話傳說,直到現在,神話傳說這個題材依然是國產動畫片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
國產動畫片我覺得相對缺少劇情上的懸念,
國產動畫片的另一個主要題材就是益智與教育,
《藍貓淘
氣
3000
問》
、
《海爾兄弟》
都屬于這類題材,
我覺得這類動畫片有時也是很不錯的,
但是如果太多了,
給人的感覺就是中國的動畫片沒有什么創新。
而且國產的動畫片一直比較注重對少兒的教育,
但是,
這種教育往往是通過傳授也就是由動畫片中的角色講述這種方式,并不是讓觀眾自己思考,從而有
所啟發,所以這種方式忽略了對少兒的思考習慣和思辨能力的培養。日本動漫則不同,它采用了分
級制度,
分別針對
3---12
歲,
12---18
歲,
18
歲以上的年齡段。
為了滿足不同的年齡段的受眾的需求,
日本動漫在題材上的選擇是相當的多元,以《圣斗士星矢》為代表的魔幻和戰斗題材;以《灌籃高
手》為代表的青春和體育題材;以《千與千尋》為代表的溫情題材;以《名偵探柯南》為代表的邏
輯題材;以《三國志》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題材等等都受到了受眾的認可。在這一點上,大部分的
國產動畫片都沒有考慮到受眾的需要,很少從青少年的角度進行選題。這真是我們國產動畫片需要
借鑒的。也是我們國產動畫片需要提高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中日動漫不同之處還在于它們的內容和思想上不同。中國動漫由于受眾定位和題材的限制,國
產的動畫片內容顯得很單一,除了一個需要凸顯的主題之外就很難有其他的元素了,就像《西游記》
幾乎就是一種單純的敘事,在表現劇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方面相對比較欠缺,除了降妖服魔之外
就很少有其他的元素了。但是日本動漫就不一樣,它們往往是多個元素交織在一起的,通過不同的
情節或者同一個情節的不同角度得到表現。又要說到《灌籃高手》
,它講訴的是一群熱愛籃球的高中
生的故事,除了一場場比賽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情節(上課,逛街,訓練,爭執等等)也占
了很大的比重,除了對夢想的追逐,隊友和同學之間的友情,教練對隊員的關懷,成長中的困惑,
青春的懵懂,不良少年的悔悟,成人對校園的懷念等等這些元素,都得到了很好的闡釋。這種方式
不僅使得劇情更加充實,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而且還適應了不同人的感情和興趣的需求。
中國動漫和日本動漫在創作環境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中國動漫產業缺少投資,經費也相對
不足,每年動漫這個項目上的畢業生人數對于這個項目上的人才需求數量是少之又少。而且中國的
動畫片的產業鏈單一,絕大多數的動畫片只能通過播出盈利,很少能夠對新的市場進行拓展,這就
導致了中國動漫行業收入減少,所以在動漫上的投資只能更少,如此便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中國的動漫想要發展,想要有所提升就很難了。所以要提升國產動畫片的質量,我們不僅要增加對
其的資金投入,而且還要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的動畫創作技術,其中日本動漫是很值得我國動漫學
習的。
日本動漫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
摘要
隨著動漫的引進,尤其是日本動漫,與我們青少年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為了客觀了解青少年學習生活受日本動漫的影響,我們擬此課題,希望為社會提供一份引導青少年的參考。
日本動漫業在中國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尤其對我們的青少年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日本動漫在中國身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我們針對這一現狀擬此課題,目的在于讓青少年能在眾多日本的動漫中有選擇性地從它們的身上有所借鑒。
我們通過了解電腦、日本動漫發展的概況;并通過制作調查表、調查問卷等了解青少年對日本動漫的態度和心理,獲取資料;初步整理,請教老師專家,分析典型事例;查閱社會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分析青少年在對于日本動漫的心理狀況;成果匯總,根據調查表、調查問卷及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得出了動漫對青少年的影響的成果。
我們的結果表明:日本動漫對青少年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日本動漫有利于我們了解各國文化,它涉及的范圍廣,包括科學、歷史等 ,它以青少年喜歡的方式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豐富了我們的課余生活,調劑了我們在學業中的重負;但同時有些同學沉迷于動漫,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動漫上,以至于荒廢學業,使得學習成績退步。
因此,我們課題組認為,最優化的方案在于引導,這樣才能長久的健康的發展中國的動漫業,使青少年從動漫中受益。
緒論:
從《櫻桃小丸子》,到以后的《美少女戰士》、《圣斗士星矢》,再到后來逐漸引進的《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魔卡少女櫻》等這些日本動漫大片,讓在國內的中小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動漫。所以,現今青少年中喜愛動漫的學生越來越多。逐漸,在全國各地盜版漫畫店遍地開花;各地各種形勢的動漫畫展也越來越多;在網上有關動漫的網站和論壇更是隨處可見。
顯然,動漫文化的席卷而來是許多人都始料未及的,于是,針對動漫文化的席卷而來,人們對于新鮮事物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從1980年代末開始,隨著動、漫畫的進入,中國的青少年開始介入一個動漫時代。同時,在視覺文化的逐步強勢過程中間,“讀圖時代”開始主宰平民化的閱讀領域。隨著這個領域范圍的不斷擴大,日本動漫畫可以說已經登上了中國動漫市場的首席。長期以來,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左右著中國不同年齡動漫迷們的視線?;厥字袊鴦勇x煌的時光,我們不禁感嘆,為什么中國的動漫不但沒有搶占國外市場反而自己的市場卻被日本動漫占領. 我國的動漫也曾輝煌過,1986年之前,曾在各類國際**節上獲獎46次,被國際評論認為“達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藝術風格上獨樹一幟”。但1991年以來,中國動畫已經十余年與國際獎項無緣。從1984年開始,連環畫藝術系紛紛從大專院校里銷聲匿跡,美術出版社里原本紅火的連環畫創作部也人去樓空。上海零點調查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電視臺財經頻道合作的這次調查顯示,日本的動漫作品最受歡迎。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可以說,青少年的精神面貌是一個國家未來的精神面貌,我們的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而現在的青少年接受的都是日本動漫,都是日式的教育色彩和教育方式, 日式的人物形象、日式的思維方式、日式的文化背景……在這種濃烈的日本文化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以后還能有中國的味道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動漫席卷中國,早在當年的《鐵臂阿童木》就開始了,只不過當時我們還有《孫悟空》之類的動畫片可以一爭高低。到了今天,打開傍晚的電視,舉目皆是日本動畫片,多到數不過來,《機器貓》、《忍者亂太郎》、《天空戰記》、《灌籃高手》、《足球小子》、《家有賤狗》……連我們的名著《西游記》也有了日本版。漫畫就更別提了,淪陷得更徹底。
在動漫迷大軍中,青少年的陣容最強大。青少年自然就是漫畫讀物最忠實也最基礎的消費群。那么,趕潮流的青少年喜歡哪些漫畫呢?據一次隨機調查顯示,男生喜歡看戰斗科幻類漫畫,女生則鐘愛少女漫畫。對此,我們也做了一個隨機調查,我們隨機的從學校內找了85個男生85個女生,問其最喜歡的動畫片是什么。結果是,喜歡《蠟筆小新》者居多,達65.48%?!豆嗷@高手》次之,達60.85%。另外《百變小櫻》,《四驅兄弟》,《足球小子》的受歡迎程度大概在34%~47%之間。與此同時,現在流行的《犬夜叉》,《浪客劍心》,《游戲王》也頗受青少年青睞。由此可見,在沉重的學業壓力之下,大部分青少年以輕松搞笑,具有幽默感的動漫畫(如《蠟筆小新》)和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動漫畫(如《足球小子》)作為調節劑。大部分日本動漫畫營造的正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能使人放松心神,調節身心。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請這170位隨機抽取的青少年學生談談他們喜歡日本動漫畫的原因。其中,49.47%和55.16%的學生被片中人物酷酷的造型和連貫的情節所吸引。最為普遍的一個原因是日本動漫畫的搞笑、幽默、輕松吸引了青少年的視線。調查顯示,平均每5個學生中便有3個超級日本動漫fans.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片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吸引了他們,這一選項的點擊率為25.27%。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青少年也同樣存在叛逆心理。所以,叛逆人物在一部分人群中深受歡迎也不足為奇!還有其它原因如“前衛時尚”“口袋型漫畫小巧,易攜帶”“科學性強 ”“有點色情,很誘人”“暴力,血腥,刺激,過癮”等也是日本動漫魅力之所在。從中可以看出日本動漫畫其實良莠參半。那么,就此而言,我們青少年在對其豐富有趣的情節頂禮膜拜之余,對其某些不良因素可能也會全盤接受。
另據下一個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有92.2%的學生認為日本動漫畫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讓他們覺得輕松和興奮”占55.52%和34.88%;“讓他們對中國動漫畫感到悲哀”占12.46%;“對其中的人物很崇拜”的占16.37%;“說不出什么影響”的也有16.37%。除此,還有少數人認為看過動漫畫后會促使他們對日本人很警惕,并痛恨其險惡意圖。由此可見,日本動漫畫對青少年的影響逐漸加強。而其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雖大部分是比較積極的(如放松身心,獲取一些科學知識等)。但另一項調查也顯示了日本動漫畫的弊端。平均每10個學生中便有4人有過在課堂上偷看漫畫的經歷,且有對其產生迷戀的心態。這些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這是不可取的。
通過全體成員的分析討論,我們得出了日本動漫畫對青少年造成消極影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好奇,趕潮流是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因此極易受某些畫質華麗,人物造型獨特而空洞內容的迷惑。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日本動漫畫一直以清朗的面目出現。發展至今,日本動漫畫的表現手法日益成熟,在描摹人性方面更經驗老到。然而,剝去其誘人糖衣,可窺見其丑陋的精神內涵和一再重復使用的商業元素。在這種背景下,尚未具有足夠鑒賞能力的青少年會因部分日本動漫畫表現出來的惡俗取向與虛榮心理而走偏路。另一方面,漫畫文化在中國得以抬頭與日本文化在中國的日漸流行有著很大關系,而且日本漫畫沒有年齡界限,更是讓從成年人到孩子的所有觀眾群體廣為接受。一些劣質的漫畫趁空鉆入并被接受在所難免的。雖說這種現象已引起老師、家長、教育部門的普遍關注,但其整治的效果還不能令人滿意,整治的力度也還有待加強。另外,中國動漫畫罕有令廣大同學們贊賞之作,同時,在短期內,中國動漫畫的水平還難以超過日本動漫畫。遺憾的是,老師、家長并沒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日本動漫畫。
1.日本動漫在中國的現狀
前一些日子, 某市一些少男少女因為打扮成動漫COSPLAY,成群行走在該市熱鬧地段而被警察因為破壞市容而拘留,為此,在網上各大動漫論壇進行了關于“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是否也應該有一定的準則”的大討論。的確,在國內,動漫愛好者大多數都是青少年,加上動漫業在中國還不成熟,動漫對青少年的影響和青少年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動漫成了我們課題組關心的話題。
目前的內地漫畫市場99%以上被日本漫畫占據,12歲以上的中國青少年很少有人喜愛國產動畫;12歲以下的兒童因為人數、思想、社會影響力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是觀眾的主體。動畫最大的市場是14歲至30歲的青年,這個群體不但思想上較為成熟,有判斷力,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群體比較有消費能力,是動畫周邊產品的主要市場。這一點對于動畫制作的良性循環是極為重要.
在日本,漫畫作為一種產業,年銷售額達到2500億日元以上,年出版漫畫7000種以上。僅以周邊產品為例,至少就有人偶、模型、午餐盒、鏡框、電話卡、日歷、毛巾、手絹、鑰匙扣、音樂鐘、相冊、襯衫、手提袋、徽章、信封、信紙、明信片、圓珠筆、瓷杯、紙巾、打火機、海報……與國內的差距顯而易見。如果一部影片受歡迎的話,這些周邊產品就能為制作商帶來豐厚的回報。而制作商也能把收回的資金投入下一部作品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在這種制度下,漫畫大師鳥山明一個月的稅金就是6億日元。
青少年喜歡動漫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認為適當的高質量動漫可以減輕壓力,放松心情,活躍大腦。有些是覺得動漫很有趣,或是認為里面的人物很漂亮。據調查顯示,關于喜歡動漫的種類,有16.54%的學生表示喜歡國產的,其理由無非兩個:一是愛國,二是國產的有教育意義。而占65.3%的學生都表示喜歡外國的。有些學生還特別注明是日本的更受歡迎。其理由很多,歸納如下:1.形式自由,畫面精彩,不拘一格 2. 有趣,內容充實,更適合各個年齡層。 3.刺激,含技術水平高,很創新。 4.浪漫,有濃厚的青春氣息。5.作品情節省豐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幽默,手段新穎。而日本動漫除有以上特征外,其內容貼近生活,男才女貌等特征深受廣大漫畫迷們的喜愛。
當代的學生看過的動漫舉不勝舉,大多數的人都看過十部以上動漫的作品,而且許多學生談到這個話題時可謂津津樂道。170名同學當中41.73%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欣賞動漫,3.15%利用上課時間(看漫畫書為主),46.36%的同學表示不確定。37.93%的人認為動漫對我們的影響利大于弊,其原因多和為什么喜歡動漫一樣,是絕對的動漫迷。15.52%的認為弊大于利,其原因是認為動漫看得過多會令人心思不能放在學習上,整天沉迷于動漫,給生活和學習帶來負面影響,40.52%的人認為利弊相等。但更多的認為適當的漫畫書對我們是有益的。在這里,我們還對30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有6.19%表示反對,46.90%的表示適可而止,另外有27.43%表示不清楚。
家長不支持孩子看動漫的主要原因是個(1)浪費時間和精力(2)影響學習(3)產生不良后果。再加上最近在書店里流行的不健康的“口袋”漫畫書更是令家長頭疼?!翱诖甭嫊窃谶M入20世紀后在中國流行起來的,主要從日本、臺灣引進,其內容不健康,多以色情、暴力等為主。深深毒害青少年的心理,雖然我國各個部門和單位嚴打銷售和租借“口袋”漫畫書給青少年,但是這種漫畫書還是隨處可見,許多家長因此禁止孩子閱讀漫畫書,以防萬一,但也否定了其他無害漫畫。針對這方面,在我們所調查的170名學生當中,雖然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堅決反對,但他們當中有的還不知道什么是“口袋”漫畫書,他們還沒認清這種漫畫書的害處。而表示支持的學生認為只要好看,看一些是無所謂的。正是由于青少年對“口袋”漫畫書認識不夠,且存在僥幸心理,才造成“口袋”漫畫書到處泛濫,萬幸的是,大多數學生認為青少年對待漫畫書應該適可而止,不應過于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