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霉,
2007年1月30日農業標準信息庫
標準類別:GB/T國家推薦標準,標準號:GB/T 17890-1999,標準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飼料用玉米,標準分類:農業飼料標準,頒布部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日期:1999-11-1,實施日期:2000-4-1。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飼料用玉米的定義、要求、抽樣、檢驗方法、檢驗規則及包裝、運輸、貯存要求。
本標準適用用于收購、貯存、運輸、加工、銷售的商品飼料用玉米。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353-1999 玉米
GB/T 6432-1994 飼料中粗蛋白測定方法
GB/T 6435-1986 飼料水分的測定方法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容重
糧食籽粒在單位容積內的質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
受到損傷但尚有使用價值的顆粒。包括下列幾種:
3.2.1 蟲蝕粒:被蟲蛀蝕,傷及胚或胚乳的顆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帶有病斑,傷及胚或胚乳的顆粒。
3.2.3 破損粒:籽粒破損達本顆粒體積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顆粒。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顆粒。
3.2.5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顆粒。
3.2.6 熱損傷粒:受熱后外表或胚顯著變色和損傷的顆粒。
3.3 雜質
能通過直徑3.0mm圓孔篩的物質;無飼用價值的物質,玉米以外的其他物質。
3.4 粗蛋白質
飼料中含氮量乘以6.25。
4 要求
4.1 質量指標
飼料用玉米按容重、粗蛋白質、不完善粒分等級,其質量指標見表1
表 1
等級 容重, 粗蛋白質 不完善粒,% 水分,% 雜質,% 色澤、
g/L (干基)% 總量 其中生霉 氣味
1 ≥710 ≥10.0 ≤5.0 ≤2.0 ≤14.0 ≤1.0 正常
2 ≥685 ≥9.0 ≤6.5
3 ≥660 ≥8.0 ≤8.0
4.2 衛生檢驗和植物檢疫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執行。
5.抽樣
抽樣按照GB 1353執行。
6 檢驗方法
6.1 粗蛋白質含量測定按GB/T 6432執行。
6.2 水分含量測定按照GB/T 6435執行。
6.3 色澤、氣味、容重、不完善粒、雜質測定按照GB 1353執行。
7 檢驗規則
檢驗規則按照GB 1353執行。
8 包裝、運輸和貯存
包裝、運輸和貯存按GB 1353執行。
備注:
本標準參考了農業標準NY/T114―1989《飼料用玉米》,采納國際、國內對玉米品質評價進技術。根據我國具體情況,選取容重、粗蛋白質、不完善粒作為飼料用玉米的分等級指標;以水分質、生霉粒作為限制性指標;要求色澤、氣味正常。
本標準沒有采用行業標準NY/T114-1989《飼料用玉米》中的粗灰分、粗纖維指標。
本標準中水分指標訂為小于或等于14%。
本標準中抽樣及色澤、氣味、容重、不完善粒、雜質測定、檢驗規則、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均統一由GB1353―1999《玉米》執行。
本標準由國家糧食儲備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糧食儲備局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鄭州糧院、吉林省飼料工業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糧油科學研究所、湖南正虹集團飼料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海鵬、杜榮、王衛國、姜懋武、黃曉贊、吳明夏